面向AI时代,产品如何用大模型重新升级?

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中,人工智能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、分析能力,已成为重要技术;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中,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蛋白质折叠预测、新型药物快速研发、基因测序和分析;在化学中,人工智能使得一个世纪完成的元素周期表在几个小时内重构……

“目前,以GPT-3、Switch Transformer为代表,布局大模型已成为世界性趋势。未来,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即将到来,大模型会形成类似‘电网’的基础设施,为社会提供智力能源。”9月24日,在2021中关村论坛“人工智能与多学科协同创新论坛”上,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教授说。

今年,智源研究院发布“悟道”大模型,连创“中国首个”与“世界最大”纪录。与会专家认为,在大模型时代,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、认知科学、量子科学、心理学、数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等相关基础学科加快交叉融合,大大拓展了时间、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,科学研究范式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在发生深刻变革。

传统科学领域正成为人工智能主战场

“化学、材料、生物、工程等传统科学领域,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战场。”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在主旨演讲时说。

鄂维南表示,有了人工智能,科学研究就可以从“小农作坊”模式转变为“安卓模式”,也就是平台科研。以其所从事的合金材料性质研究为例,“小农作坊”模式下,从理论到开发,如量子力学计算、拟合数据到分子动力学模拟,每个阶段找一个博士后做,一般要三年,这样下来十年过去了。“这种小农作坊的模式,从前到后全部自己搞定了。”鄂维南说,“优点是自给自足,但最大的问题是效率极差。”

“以往,要改变这种科研模式并不容易。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了,我们可以做一些统一的大平台,这个通用的大平台可以帮助你解决物理模型设计、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基本问题,同时在这些平台上你也能做感兴趣的应用和开发。”鄂维南强调。

“这种模式,就叫‘安卓模式’,效率大大提升。”鄂维南说。未来,人工智能将深入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,科学研究将因为人工智能的加入而走上快车道,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联系也将更加密切。

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看来,近些年,人工智能虽备受关注,取得了长足发展,但其产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语音识别、人脸识别等方面,科学价值也主要是在对噪声数据进行预处理、对光谱数据、天文图片等进行模式识别等辅助问题上发挥作用。

“这些应用仍然是星星之火,尚未形成燎原之势,还有巨大提升空间。”刘铁岩说,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和从业者,必须要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圈,拥抱更多的交叉学科和产业,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本质发展。

悟道大模型 从世界最大到产业落地

“世界最大,大有可为。” 智源研究院副院长、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在发布大模型应用技术创新时说,简单讲,就是更好用。

智源研究院副院长、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发布大模型应用技术创新

唐杰介绍,“低门槛+高效率+高情商”的“悟道”开放平台及技术创新,包括“悟道”大模型开放平台、大模型高效推理工具包BMInf、全新升级的AI文图绘画大师CogView和实现大模型群聊的对话模型EVA,大模型性能进一步提升,更加便捷易用。

AI工业化开发模式的“悟道”大模型开放平台,使得企业可以通过“大模型+少量微调”AI开发模式,实现十亿级别模型的在线训练与微调,规模化、产业化地进行AI应用开发,大大降低大模型开发门槛。

与这些拗口的应用技术创新相比,“悟道”大模型赋能产业的最新技术应用更受与会者关注。

目前,至少有1亿新问题无法通过AI语音助手找到答案,这些长尾问题单个问题命中率低、体量大却无法穷尽,非常影响用户体验,而传统人工标注带来的高昂经济与时间成本,令企业难以承受,因此“沉默”成为长尾问题的普遍答案。

针对这一问题,智源“悟道”大模型与OPPO小布助手合作,基于“悟道”大模型创新性地开启“生成式回答系统”,全面功能上线后将极大解决行业共通性的长尾问题,单条回答的建设成本降低99%。

相比智能语音助手传统“检索式回答”路径,悟道“生成式问答”不再局限于现存语料库的有限内容,借助大模型+知识图谱,高效、经济、大规模生成新的问答对,显著提升问答体验。

再就是基于智源“悟道”大模型的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,也正式亮相。这一“悟道”手语播报数字人,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正式投入应用,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,方便听障人士收看赛事专题报道,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幸福感。这是“悟道”智能大模型在冬奥新场景下,进行智能普惠的关键一步,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空白。

一系列基于大模型应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成果的成功发布,预示着大模型时代正在走来。智源悟道CEO路绪清表示,大模型为代表的AI突破可以给产业界带来巨大改变。“概括说,就是未来所有人类社会需要一万小时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,都可以由当前的AI技术来模拟。”

“大模型就是把社会的各种数据资源、最强的算法以及算力整合在一起,变成公共基础平台。”黄铁军总结说。因此,他呼吁产学研共同努力发展大模型,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各种应用。

对个人而言AI大模型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首先就是智能家居系统,随着AI的接入让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家中的电器,远程也可以来进行操控,比如多个家居的智能联动。

同时AI大模型应用也在营销文案生成、文学辅助创作、研报生成、论文助写、数字人脸生成、新闻报道撰写、智能客服等领域落地,利用AI辅助创作,提高内容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
AI蕴含的知识、数据越来越丰富,可帮助人类减少重复性劳动。如在装修行业,AIGC可生成近千种摆放,大量减少配图等工作,人类可以在这些组合里再进行个性化的优化改进。

当下也涌现了AIGC的视频和图片的生成,AI画出来的作品反而更有创造性。甚至德国摄影艺术家 Boris Eldagsen 使用AI生成图片获索尼世界摄影奖,但他拒绝领奖。

AI大模型是把双刃剑,既可以提升效率,也可能被滥用于剽窃、欺诈和传播错误信息等有害活动。比如,对网络安全行业来说,既可以用来生成恶意软件,也可以成为网络防御者的有力工具。

在规范方面,AIGC生成的内容版权归属、标准判定等问题。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完善,就是构建在人类的一套体系,如何把AI合理合法的融合进来是以后要重点解决的。

必然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专家与跨学科、跨领域的专家及政府部门携手深度合作,搭建坚实的监管框架,才能推动AIGC更健康发展,满足社会需求。

 
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,人工智能(AI)应用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。大模型作为目前最流行的AI技术之一,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个人领域,其将对产品升级带来巨大的变革。

从企业角度来看,阿里所有产品接入大模型全面升级,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交互体验和方便。通过使用大模型算法进行数据挖掘,企业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,并且使得智能推荐、客户服务、搜索、文本识别等多种业务运作更加顺畅。比如,在电商平台上,大模型算法可以根据用户历史购买和浏览数据,推荐更符合用户个人兴趣和需求的商品,从而提高销售额。此外,利用大模型计算训练数据,企业还能生成更加优质、精准的智能广告,这样就可以将广告推送给目标用户,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。大模型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,例如基于大模型的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机器学习 as a service 服务,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实施成本,提高了数据分析和预测质量。

从个人角度来看,AI大模型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变化。在医疗领域,AI大模型通过分析影像、检查报告等医疗信息,帮助医生实现更加精准、快速的诊断,从而提高了治疗成功率。此外,在企业招聘中,声音分析技术也已被广泛应用,能够根据对声波的分析量身定制员工管理计划。与此同时,在个人服务方面,银行、电信和保险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都可以利用AI大模型识别欺诈或异常交易,从而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。AI大模型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,例如智能客服和智能翻译等,在人机交互和跨国沟通方便方面有了很多的发展可能性。

在大模型升级过程中,需要关注数据隐私、计算性能等问题。因此,在实施大模型升级方案时,必须仔细考虑数据安全措施,以及保障计算资源的足够性和惯性。此外,AI技术发展也面临舆论、伦理及基于其判定的合法性等挑战,必须与人类逻辑、人性价值取得平衡。企业和个人应当共同努力,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机制,确保AI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。

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升级产品有很多。这里列出了一些代表性的:

  • 视频会议:AI大模型可以快速地优化视频质量,并且保证每个人的声音能够清晰的传递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交流质量。
  •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:AI大模型可以进行声音分析,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的情感状态,进行管控和倾听。
  • 社交网络:通过使用大模型算法对用户进行划分,将有同样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,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互相交流和分享。
  • 电商平台:AI大模型可用于数据挖掘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商品推荐,从而提高销售额和用户满意度。

总之,在AI发展上,大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,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。无论是从企业还是个人的角度来看,都需要不断地关注和学习,并对新技术进行深入了解,以便使用这种新技术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持续的优势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变化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